陶槿捡了一个朋友,名字叫吴瑞。
这个朋友的确是捡来的,吴瑞爸妈要上班,没法接三点就早早下学的吴瑞,然而回家必须要经过一条马路,马路虽不宽,但确实有很多辆车辆来来往往,因此,陶槿妈妈也会顺便接送吴瑞。
第一天放学,陶槿妈妈和陶槿说了这件事情,吴瑞正蹦蹦跳跳地跑过来,陶槿打量着这个相貌平平的男孩子,很快就活泼起来,和吴瑞叽里呱啦地聊起来。
妈妈笑着看着,走到马路边时就提醒两位小朋友:“这里车多了,小心点。”
吴瑞很骄傲地说:“我知道怎么过马路。”随后挣开陶槿妈妈的手,看看左边,确定没有车才悠悠地走过去。
陶槿就这样看着吴瑞走过去,笑嘻嘻地也看看四周,就跑了过去。
妈妈无奈地看着两个小豆包,轻笑一声,任由他们玩笑打闹了。
这个朋友就是这么来的。
陶槿是一个比较专一的人,这种表现在做同一本练习册(当然她经常不做)、玩同一款游戏、看同一个作者的小说、去同一家餐馆……因此她对吴瑞这个伙伴也是始终如一的信任,两个人关系是很好的。
陶槿四年级时,一个很八卦的女孩子和她一起回家时,曾神经兮兮问道:“你喜欢谁?”
陶槿懵圈,第一个反应是:“啊?”
那个女孩子很不屑地说:“别装了,我们都知道。”
陶槿实在不明白,但也知道班级里最近的“谁喜欢谁”的喜欢并不是像喜欢一本书那样的喜欢,但究竟是哪种,陶槿也说不清。
那个女孩子见陶槿好久不发话,就得意洋洋地说:“你喜欢吴瑞对不对?”
陶槿认真地想了一会,蹦出来一句:“我为什么要喜欢他?”
女孩子没想到是这个答案,她本来已经料想好了对面这个一本正经的副班长会出现的几种有趣答案,要么是羞涩地说“嗯”,要么是满脸涨红地否认。女孩子不甘心地问:“可是你们关系这么好……”
陶槿之后回想起来,总是奇怪不解,她每到一个地方,必然会和一个男孩子传出不知所云的八卦,很多找她八卦的女孩子都会问出类似的问题,问原因,就是“关系很好”。陶槿一开始很想对这些八婆说的一句话就是:“你难道会喜欢你闺蜜?”后来也渐渐无所谓了。
反正这些人最后终究会离开,被她忘个一干二净,就算是朋友。
但现在陶槿面对这个女孩子做出的答案是:“只是朋友,玩得很好而已。”
那个女孩子听了非常不屑,在心里给陶槿和吴瑞毅然决然地冠上了一顶帽子,但仍然笑嘻嘻地和陶槿说:“吴瑞喜欢你!”
“……”陶槿无语。
最后怎么收尾的,她也忘了。
四年级新调上来一个音乐老师,年纪已经比较大了,总是笑眯眯的一脸慈祥,因此被称为“全年级最能闹腾的”八班自然不会放过一周三节的音乐课,总是在课上闹腾不休。
陶槿仍然安安静静地坐着,抬着头在听课,不顾周边人嬉笑打闹。
虽然这位慈祥的老师很没有威严,虽然八班的学生就算天天处罚也仍然要上房揭瓦,但是他们仍然忘了,这个音乐老师手里还有一样武器——成绩。
在学期末,音乐成绩考核,照例是唱歌,但是这位慈祥的老太太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几个人一起合唱,她就这样听着。
谁也想不通她是怎么在人都认不全的情况下分辨出其音色的。
陶槿很乖巧地站在几个人之中,旁边是嘴很利落的张萱,对于她,陶槿其实并不熟悉。
后来陶槿才知道,就算不认识,也会被攻击。
音乐放起,唱歌,那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侧耳听着,用红笔在花名册上打着分数,然后让几个人下去。
最后老太太报分数,陶槿得了98分。
老太太特地强调了一遍,说:“这个分数不仅仅是音色怎么样,唱歌怎么样,很大一部分是包含了平时表现怎么样的。”
陶槿知道自己的分数其实是后一种,但是毫不在意,毕竟她的的确确是上课很安分的学生。
但是没想到的是,就算她自己问心无愧,最后还是被嘴炮给轰炸了。
那老太太刚把脚迈出门,张萱就在班级里骂她名不副实、老师偏心。她身旁的女生有的也纷纷应和是,张萱的好朋友——杨茜也帮腔做事。
陶槿很不服气,分辨几句,换来的却是更激烈的回应。
张萱看着四周的女生,很响亮地说:“我就在她旁边,听的一清二楚,她唱歌很难听的。”
杨茜也很嚣张地帮张萱:“我也知道,就是老师偏心,给她那么高的分数,真的是,还有没有公平可言了?”
陶槿说不出话来,其实这两个女生音乐课上纪律还行,虽然也会互相聊好几句,但相比其他人要好很多。至于为什么张萱93,杨茜87,也只能去问问那老太太了。
张萱那张嘴本来就很讨厌了,再加上杨茜的助攻,陶槿只觉得整个耳畔都是坏掉的音乐碟片被一下下再刮花的感觉。
两个人没完没了的二人转,在班主任进教室时才吱吱呀呀地停下。
陶槿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最后没忍住,还是哭了个稀里哗啦。
再后来,她很少在别人面前唱歌了。
也很少和女孩子结伴一起出去玩了。
甚至不再有女性朋友了。
陶槿不得不说,自己是一个记仇的人,这一切的所有细节,她都牢牢的记在心里,怎么也消除不掉那份恐惧。
那种被人攻击、被讨厌的恐惧。
为什么被讨厌,可能是陶槿那时正红的发紫。
虽然成绩不拔尖,但是她的的确确是很乖巧的,无论是哪个老师都很喜欢她。
那时候还参加了鼓号队,班里唯一的一个,经常被音乐老师拿出此事夸她的有远见。
那时候还是大队委,别着三条杠,天天忙得跑来跑去。
那时候全年级很多人认识她。
那时候不用稿子就能应场发挥,主持班会,即使连“n,l ”都分不清楚。
那时候……
反正陶槿因为一切的一切,再加上她本就不怎么在意班级的情况,不在乎自己有什么朋友只是一直遵循着只要没人讨厌这样的低要求就好了。
后来她才知道,这是在不是一个低要求。
即使她帮助了被全班孤立的一个女孩子,无目的地帮着她在同学面前说话,也会被那个女孩子讨厌。
即使有一个女孩子主动和她做朋友,陶槿真心对待她,也会被讨厌。
即使……
陶槿很烦,把这些都告诉吴瑞,吴瑞只是回她:“因为你优秀,所以她们嫉妒你。”
陶槿非常不解,她同桌那个聪明的耀眼的许昊天,成绩可以在年级里数一数二,同样是大队长,为什么就没人讨厌他?
“……”吴瑞沉思一会,道“可能是他体育不好,是有这方面的缺点。”
人总是想要看到别人倒霉。
如果不倒霉,别人就会千方百计地让你在别的方面不看。
那个跟她交朋友的女孩子就是这么和别人在背地里骂她的“只会讨好老师。”
陶槿非常非常地烦躁难过,可是在向她告密、同样讨厌陶槿的、那个被孤立的女孩子面前,陶槿仍然要保持住一份不在乎的样子。
哪里会不在乎呢?